議劉靜修薛文清從祀

轻识古籍-繁体

共 1310字,需浏览 3分钟

 ·

2023-12-08 00:47

議劉靜修薛文清從祀

謹按,元儒容城劉因,徳性剛正,學識明悟,所作詩文,理趣出人意表,非腐儒曲學循行數墨者所彷彿,而進退之際,安干義命。若其稱許管㓜安,詠嘆陶元亮,則傲睨濁世、涕唾祿爵之本心可見也。是以?宗不能留,世祖不能致,因豈不可謂之賢也哉?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列諸孔廟從祀,則事體甚重,不可以不詳議。建言者謂顔子未甞著書而配享孔子,不可以因未著書而不之取。夫顔子何可當也。孔子之道,傳之顔子,後世取信於孔子之言,其言具於論語,載於中庸,見於孟子,存於易,繫辭等書,不一而足。雖顔子未甞著書,不害其爲傳道也。譬如蕭何無戰功,而高祖取爲漢臣之首,房喬無戰功,而太宗取爲唐臣之首,所謂知臣莫若君,知弟子莫若師者,此之謂也。今以因未著書而仰攀顔子爲比,則是人臣無汗馬之功者,皆得攀蕭、房爲比,惡有是理也哉!建言者又謂從祀諸贒,其中有不能無過者,因無過,奈何反不得從祀?夫及門速肖之徒,固有狂狷失中者矣,又有聚歛而聖人斥其非,吾徒短䘮而聖人言其不仁者矣。然而莫不親炙温良㳟儉讓之徳,親受文行忠信之敎,高者名列四科,餘者亦皆身通六藝。是以孔子家語、太史公、仲尼弟子列傳備書之,以爲三千之徒,此七十子者其最也。然則亡十子之有過者,亦先儒所謂聖人數其事而責之,其所善猶多爾。至於左丘明以下,經師二十二人,有未能深明聖經之㫖者矣。又有無威儀若劉向,好䛕佞若王肅者矣。然而當世衰道㣲,火干秦,黄、老于漢、佛于魏、晉之時,而此二十二人守其遺經,轉相付授,講說註釋,各竭其才,以待後之學者,則其爲功,殆猶周文、武、成、康之子孫,雖衰替㣲弱,無所振作,而尚能保守姫姓之宗祀譜諜,以閱歷春秋、戰國不亡而幸存者也。雖有大過,亦將宥之,况小失乎?今以因無過與七十子、二十二經師有過者較量彼此,欲得登因於從祀,愚?以爲仲尼、素王也,七十子?其創業者,二十二經師?其垂綂者也,遇其有過,議而貸之,猶得陪從也,非是之比,而從曰我無過,可以陪從,未之前聞也。建言者又謂與因同時,若許衡、呉澄,其德學無以踰因,而亦得從祀,因豈得獨遺?夫因之於衡、澄,其德學無大弗若也,其功則有弗若也。何也?衡以其行道之功,澄以其明道之功,當元氏奮自朔漠,綂據華夏,其君臣懵焉不知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之道。傳之孔子,孔子傳之其徒、以至于宋之周、程、張、朱者,其道足以撫世御極,而衡首倡率誨誘之,使知是道之可行。至於澄所作諸經纂言,發揮洞逹,自朱子以後,依經立說者,鮮克儷之。是以我朝太宗文皇帝命儒臣修輯五經、四書性理大全,於澄之說多所採入。澄可謂能明是道者矣。而因之說未有採者,則是因既未若衡之道行於當時,又未若澄之道明於後世,其不從祀,未必爲闕典也。若乃薛內翰瑄,直躬慕古,談道淑徒,進無附麗,退不慕戀,勤學好問,可謂文矣。歸㓗其身,可謂清矣。是以存䝉聖知,没 錫美謚,其爲 皇朝名臣,夫何間然。然論其於道所得,以與朱子諸徒相比並,若黄直?、輔廣之親承㣲言,金履祥、許謙之推衍緒說,尚未知可伯仲其間否也。而遽欲從祀,?,恐世之君子將以建言者爲非,愚則䛕孰敢和附其說哉?故愚以爲瑄可無施行,因則准昨者所議楊龜山例,令其所在官司建祠奉祀,庻足以伸敬先贒,勸勵來學。謹議。

浏览 1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