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春秋繁露
收藏
轻识古籍-繁体
18浏览 - 更新至第98篇
天道施第八十二
天道施第八十二 天道施,地道化,人道義。聖人見端而知本,精之至也;得一而應萬,類之治也。動其本者,不
轻识古籍-繁体
0
天地陰陽第八十一
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天地陰陽,木火土金水。九與人而十者,天之數畢也。故數者至十而止,書者以十爲終,皆取
轻识古籍-繁体
0
如天之爲第八十
如天之爲第八十 陰陽之氣在上,天亦在人。在人者爲好惡喜怒,在天者爲暖淸寒暑,出入上下,左右前後,平行
轻识古籍-繁体
0
威德所生第七十九
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天有和有德,有平有威,有相受之意,有爲政之理,不可不審也。春者,天之和也;夏者,天
轻识古籍-繁体
0
天地之行第七十八
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天地之行,美也。是故春襲葛,夏居宻陰,秋避殺風,冬避重漯,就其和也。衣欲常漂,食欲
轻识古籍-繁体
0
春秋繁露卷十七
春秋繁露卷十七 漢董仲舒撰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天地之行,美也。是故春襲葛,夏居宻陰,秋避殺風,冬避重
轻识古籍-繁体
0
循天之道第七十七
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循天之道以養其身,謂之道也。天有兩和,以成二中,歲立其中,用之無窮。是北方之中,用
轻识古籍-繁体
0
祭義第七十六
祭義第七十六 五榖食物之性也,天之所以爲賜人也。宗廟上四時之所成,受賜而薦之宗廟,敬之性也,於祭之而
轻识古籍-繁体
0
止雨第七十五
止雨第七十五 雨太多,令縣邑以土日塞水瀆,絶道蓋井,禁婦人不得行入市。令縣鄕里皆掃社,下縣邑若丞、令
轻识古籍-繁体
0
求雨第七十四
求雨第七十四 春旱求雨,令縣邑以水日令民禱社家祀戸,無伐名木,無斬山林,暴巫聚蛇。八日,於邑東門之外
轻识古籍-繁体
0
山川頌第七十三
山川頌第七十三 山則巃嵸?崔,槯嵬㠑巍,久不崩弛,似夫仁人志士。孔子曰:山川神祇立,寶藏殖,器用資,
轻识古籍-繁体
0
執贄第七十二
執贄第七十二 凡執贄,天子用暢,公侯用玉,卿用羔,大夫用鴈。鴈乃有類於長者。長者在民上,必施然有先後
轻识古籍-繁体
0
春秋繁露卷十六
春秋繁露卷十六 漢董仲舒撰 執贄第七十二 凡執贄,天子用暢,公侯用玉,卿用羔,大夫用鴈。鴈乃有類於長
轻识古籍-繁体
0
郊事對第七十一
郊事對第七十一 廷尉臣湯昧死言曰:臣湯承制以郊事問故膠西相仲舒,臣仲舒對曰:所聞古者天子之禮,莫重于
轻识古籍-繁体
0
順命第七十
順命第七十 父者,子之天也,天者,父之天也。無天而生,未之有也。天者,萬物之祖。萬物非天不生,獨陰不
轻识古籍-繁体
0
郊祀第六十九
郊祀第六十九 爲人子而不事父者,天下莫能以爲可。今爲天之子而不事天,何以異是?是故天子每至歲首,必先
轻识古籍-繁体
0
四祭第六十八
四祭第六十八 古者歲四祭。四祭者,因四時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。故春曰祠,夏曰礿,秋曰嘗,冬曰蒸。
轻识古籍-繁体
0
郊祭第六十七
郊祭第六十七 春秋之義,國有大喪者,止宗廟之祭,而不止郊祭,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。父母之喪,
轻识古籍-繁体
0
郊義第六十六
郊義第六十六 郊義:春秋之法,王者歲一祭天于郊,四祭于宗廟。宗廟因于四時之易,郊因于新歲之初,聖人有
轻识古籍-繁体
0
春秋繁露卷十五
春秋繁露卷十五 漢董仲舒撰 郊義第六十六 郊義:春秋之法,王者歲一祭天于郊,四祭于宗廟。宗廟因于四時
轻识古籍-繁体
0
郊語第六十五
郊語第六十五 人之言,醖去烟,鴟羽去昧,慈石取鐵,頸金取火,蠶珥絲於室,而絃絶于堂,禾實于野而粟缺于
轻识古籍-繁体
0
五行五事第六十四
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王者與臣無禮,貌不肅敬,則木不曲直,而夏多暴風。風者,木之氣也,其音角也,故應之以
轻识古籍-繁体
0
五行變救第六十三
五行變救第六十三 五行變至,當救之以德,施之天下則咎除。不救以德,不出三年,天當雨石,木有變,春凋秋
轻识古籍-繁体
0
治亂五行第六十二
治亂五行第六十二 火干木,蟄蟲蚤出,雷蚤行; 土干木,胎夭卵毈,鳥蟲多傷; 金干木,有兵; 水干木,
轻识古籍-繁体
0
春秋繁露卷十四
春秋繁露卷十四 漢董仲舒撰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 火干木,蟄蟲蚤出,雷蚤行; 土干木,胎夭卵毈,鳥蟲多傷
轻识古籍-繁体
0
治水五行第六十一
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日冬至。七十二日木用事。其氣燥濁而清。七十二日火用事。其氣慘陽而赤。七十二日土用事
轻识古籍-繁体
0
五行逆順第六十
五行逆順第六十 木者,春生之性,農之本也。勸農事,無奪民時,使民歲不過三日,行什一之稅。進經術之士,
轻识古籍-繁体
0
五刑相生第五十九
五刑相生第五十九 天地之氣,合而爲一,分爲陰陽,判爲四時,列爲五行。行者,行也。其行不同,故謂之五行
轻识古籍-繁体
0
五行相勝第五十八
五行相勝第五十八 木者,司農也。司農爲姦,朋黨比周,以蔽主明,退匿賢士,絕滅公卿,敎民奢侈,賔客交通
轻识古籍-繁体
0
同類相動第五十七
同類相動第五十七 今平地注水,去燥就濕;均薪施火,去濕就燥。百物其去所與異,而從其所與同。故氣同則㑹
轻识古籍-繁体
0
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