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眞經解卷下

轻识古籍-繁体

共 3979字,需浏览 8分钟

 ·

2023-12-07 00:09

道德眞經解卷下

丞議郎陳象古解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
上德無爲而無以爲,

下德爲之而有以爲。

上仁爲之而無以爲,上義爲之而有以爲。

上禮爲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仍之。
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夫禮者,忠信之薄而亂之首。

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。
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,居其實不居其華,

故去彼取此。

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。其致之。

天無以清將恐裂,地無以寧將恐發,神無以靈將恐歇,谷無以盈將恐竭,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。

故貴以賤爲本,高以下爲基。

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,此其以賤爲本邪?非乎?

故致數輿無輿。

不欲琭琭如玉,落落如石。

反者道之動,

弱者道之用。

天下之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

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

下士聞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爲道。

建言有之;

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纇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質眞若渝,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道隱無名。

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

道生一,

一生二,

二生三,

三生萬物。

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爲和。

人之所惡,唯孤寡不穀,而王公以爲稱。

故物或損之而益,益之而損。

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。

强梁者不得其死。

吾將以爲教父。

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

無有入於無間,

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。

不言之教,無爲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名與身孰親?身與貨孰多?得與亡孰病?

是故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
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乆。

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窮。
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

躁勝寒,靜勝熱,清靜爲天下正。

天下有道,却走馬以糞。天下無道,戎馬生於郊。

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。

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

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

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,不爲而成。

爲學日益,爲道日損。

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爲。無爲而無不爲。

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爲心。
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;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

聖人在天下惵惵,爲天下渾其心。

百姓皆注耳目,

聖人皆孩之。

出生入死,

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,

人之生,動之死地十有三。

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

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。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措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

夫何故?以其無死地。

道生之,

德畜之,

物形之,

勢成之。

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

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爵而常自然。

故道生之畜之,長之育之,成之熟之,養之覆之。

生而不有,爲而不恃,長而不宰,

是謂玄德。

天下有始,以爲天下母。

旣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旣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

塞其兊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。

開其兊,濟其事,終身不救。

見小曰明,

守柔曰强。

用其光,復歸其明。

使我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

唯施是畏。

大道甚夷,

民甚好徑。

田甚蕪,

倉甚虚。

服文彩,

帶利劍,

厭飲食,

財貨有餘。

是謂盜誇,非道也哉。

善建者不拔,

善抱者不脱,

子孫祭祀,

修之身,其德乃眞;

修之家,其德乃餘;修之鄕,其德乃長;修之國,其德乃豐;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。

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鄕觀鄕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。

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

毒蟲不螫,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。

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,精之至也。終日號而不嗄,和之至。

知和曰常,

知常曰明,

益生曰祥,

心使氣曰强。

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

知者不言,

言者不知。

塞其兊,

閉其門,

挫其銳,

解其紛,

和其光,

同其塵,

是謂玄同。

故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。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。不可得而貴,不可得而賤。

故爲天下貴。

以政治國,以奇用兵,以無事取天下。

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。

天下多忌諱,而民彌貧;人多利器,國家滋昏;人多技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盜賊多有。

故聖人云:我無爲而民自化,我無事而民自富,

我好靜而民自正,

我無欲而民自樸。

其政悶悶,其民淳淳;

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

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孰知其極?

其無正邪?

正復爲奇,善復爲妖。

民之迷,其日固乆。

是以聖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劌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治人事天,莫若嗇。

夫唯嗇,是謂早服。

早服謂之重積德。

重積德則無不克,無不克則莫知其極,莫知其極,可以有國。

有國之母,可以長乆。

是謂深根固蒂,長生乆視之道。

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

以道蒞天下,其鬼不神。

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民。

非其神不傷民,聖人亦不傷民。

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。

大國者下流,天下之交,

天下之交牝。

牝常以靜勝,

牡以靜爲下。

故大國以下小國,則取小國;小國以下大國,則取大國。

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

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。

兩者各得其所,故大者宜爲下。

道者萬物之奥,

善人之寳,

不善人之所保。

美言可以市。

尊行可以加人。

人之不善何棄之有?

故立天子,置三公,

雖有拱璧以先駟馬,不如坐進此道。

古之所以貴此道者,不日求而得,有罪以免邪?故爲天下貴。

爲無爲,事無事,味無味。

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。

圖難於其易,爲大於其細。天下難事必作於易,天下大事必作於細。是以聖人終不爲大,故能成其大。

夫輕諾必寡信,多易必多難。

是以聖人由難之,故終無難。
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。

其脆易破,其微易散。

爲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。

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
爲者敗之,執者失之。

是以聖人無爲,故無敗;無執,故無失。

民之從事,常於幾成而敗之。

愼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
是以聖人欲不欲,不貴難得之貨;

學不學,

復衆人之所過,

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。

古之善爲道者,非以明民,將以愚之。

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。

故以智治國,國之賊;不以智治國,國之福。

知此兩者亦楷式。

常知楷式,是謂玄德。玄德深矣遠矣,與物反矣,然後乃至大順。

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爲百谷王。

是以聖人欲上人,以其言下之;欲先人,以其身後之。

是以處上而人不重,處前而人不害。

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。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
天下皆謂我道大,似不肖。

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若肖乆矣,其細也夫。

我有三寳,保而持之:

一曰慈,

二曰儉,

三曰不敢爲天下先。

夫慈,故能勇;儉,故能廣;不敢爲天下先,故能成其器長。

今捨其慈且勇,捨其儉且廣,捨其後且先,死矣。

夫慈,以戰則勝,以守則固。

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。

善爲士者不武,

善勝者不爭,

善用人者爲之下。

是謂不爭之德,是謂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極。

用兵有言:吾不敢爲主而爲客,不敢進寸而退尺。

是謂行無行,

攘無臂,仍無敵,執無兵。

禍莫大於輕敵,

輕敵則幾喪吾寳。

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。

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

言有宗,事有君。

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

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。

是以聖人被褐懷玉。

知不知,上。

不知知,病。

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
聖人不病,

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
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

無狹其所居,

無厭其所生。

夫唯不厭,是以不厭。

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,自愛不自貴。

故去彼取此。

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。知此兩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?

是以聖人猶難之。

天之道,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。

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
奈何以死懼之。

若使人常畏死,而爲奇者,吾得執而殺之,孰敢?

代司殺者,是謂代大匠斲。

夫代大匠斲,希有不傷其手矣。

民之飢,以其上食稅之多,是以飢。

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爲,是以難治。

人之輕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輕死。

夫唯無以生爲者,是賢於貴生。

民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强。

萬物草木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

故堅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
是以兵强則不勝,木强則共。

强大處下,柔弱處上。

天之道,其猶張弓乎?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與之。

天之道,損有餘補不足。

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。

孰能以有餘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

是以聖人爲而不恃,功成不處,

其不欲見賢。

天下至弱莫過於水,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勝,其無以易之。

故柔勝剛,弱勝强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
是以聖人言: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受國之不祥,是謂天下王。

正言若反。

和大怨,必有餘怨,

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。

故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。

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

小國寡民,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。

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

雖有舟輿,無所乗之;雖有甲兵,無所陳之;使民復結繩而用之。

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

鄰國相望,雞大之音相聞,

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
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

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

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
聖人不積,

旣以爲人己愈有,旣以與人己愈多。

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爲而不爭。

道德眞經解卷下

浏览 1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