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論

共 853字,需浏览 2分钟

 ·

2023-12-07 05:23

詩論

孔子純取周詩,上摭商,下著魯,凡三百十一篇。又總其義而一言以蔽之,曰思無邪。至若遺章逸句,素以爲絢,偏其反而之?,茍有取焉,必掇拾誦說,不忍棄去。孔子扵詩,可謂篤矣。然其爲詩之說,則不過以明大義,初未嘗深求曲取,爲穿鑿遷就之論。故其說曰:吾扵柏舟,見匹夫執志之不可易;扵淇澳,見學之可以爲君子;於考槃,見遁世之士不悶;於緇衣,見好賢之心至;扵雞鳴,見古之君子不忘欽扵,伐檀,見賢者之先事後食。髙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夫子曰:詩之好仁如此。天生蒸民,有物有則。夫子曰:爲此詩者,其知道乎。凡夫子爲詩之說,率不過以明大義,故當時從夫子學,如卜商,如端木賜,其扵爲詩,皆能因告往而知來,亦務通乎大義,後世無及者。嗚呼!深求曲取,穿鑿遷就之論興,而詩之義始不明矣。今世之說詩者,必欲扵是詩,求是事,故不得不爲穿鑿遷就之論,是安知詩人固有婉其辭而義自見者哉!葛生刺晉獻公好攻戰,詩不言攻戰事,而曰予美亡此,誰與獨處?又四章皆言國人喪亡意,獨言國人多喪亡,是以知其君好攻戰也。大田刺幽王時矜寡不能自存,詩不言矜寡困窮事,而曰彼有不穫稺,此有不斂穧,彼有遺秉,此有滯穗。伊寡婦之利,獨言成王時寡婦有遺秉之利,是以知當時矜寡困窮也。若必於是詩求是事,豈知詩者哉?嗚呼!固扵詩,則必爲穿鑿遷就之論,詩之義始不明矣。抑嘗複熟三百篇而求其大義,知詩之志與春秋不殊旨也。讀長發而知桀之亡,商之所以興也。讀大明而知周之興,紂之所以亡也。讀黍離而知天下之無王也,讀下泉而知天下之無賢方伯也。讀兎爰而知王師之敗績也。讀苕之華而知夷狄之凌中國也,讀角弓而知中國之爲夷狄也。讀揚之水,而知僣臣之漸其變爲簒也。讀出其東門而知公子争立之禍也,讀丰而知婚姻之道缺也,讀著而知親迎之禮絶也,讀白華而知嫡庶之亂也,讀正月而知女禍之可以滅國也,讀十月之交而知災異之並見也,讀文、武、成王之詩而知太平之盛,德之修也,讀幽、厲、陳靈之詩,而知放逆之禍,惡之由也。孟子曰:詩亡然後春秋作。然則詩之志與春秋豈殊旨哉?此則詩之大義,無事乎穿鑿遷就而自明者也。

浏览 1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