尙书大传卷二

轻识古籍

共 2304字,需浏览 5分钟

 ·

2024-02-04 14:35

尙书大传卷二

虞夏传

皋繇谟:

翊,辅也。

古者诸侯之于天子也,三年一贡士,天子命与诸侯辅?为政,所以通贤共治,示不独专,重民之至。大国举三人,次国举二人,小国举一人。一适谓之攸好德。注:适犹得也。再适谓之贤贤,三适谓之有功。有功者,天子赐以车服弓矢,再赐以秬鬯,三赐以虎贲百人,号曰命诸侯。命诸侯得专征者,邻国有臣弑其君,孼伐其宗者,注:孼,支子也。宗,适子也。虽弗请于天子而征之可也。征而归其地于天子。注:征,伐也。有不贡士,谓之不率正者,注:率,循也。正,由也。天子绌之。一不适谓之过,注:谓三年时也。再不适谓之敖,注:谓六年时也。三不适谓之诬,注:谓九年时也。诬者,天子绌之,一绌少绌以爵,注:言少绌,明以渐也。再绌少绌以地,三绌而爵地毕。注:凡十五年。书称

天工人其代之。传曰:夫成天地之功者,未尝不蕃昌也。

天子衣服,其文:华虫作缋宗、?、藻、火、山、龙。诸侯作缋宗、?、藻、火、山龙,子男宗?藻火、山龙,大夫藻火、山龙,士山龙。故书曰: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!

山龙纯靑,华虫纯黄,作会,宗?纯黑,藻纯白,火纯赤。山龙,靑也。华虫,黄也。作缋,黑也。宗?,白也。藻火,赤也。天子服五,诸侯服四,次国服三,大夫服一,士服一。注元或疑焉。注五采相错,非一色也。

六律者何?黄钟、㽔宾、无射、太蔟、夷则、姑洗是也。故天子左五钟,右五钟。注六律为阳,六吕为阴。凡律吕十二,各一钟。天子宫县黄钟,㽔宾在南北,其余则在东西。天子将出,则撞黄钟,右五钟皆应。注黄钟在阳,阳气动;西五钟在阴,阴气静。君将出,故以动吿静。静者皆和也。马鸣中律,步者皆有容,驾者皆有文,御者皆有数,步者中规折,还中矩,立则磬折,拱则枹鼓。注:言声合于乐,体比于礼也。然后太师奏登车,吿出也。注:周礼王出入奏王夏,入则撞㽔宾,左五钟皆应。注:㽔宾在阴东,五钟在阳。君入,故以静吿动,动者则亦皆和之也。以治容貌,容貌得则气得,气得则肌肤安,肌肤安则色齐矣。注:入,故欲其静也。㽔宾声,狗吠□鸣及倮介之虫,皆莫不延颈以听㽔宾。注:皆守物及阴之?也。在内者皆玉色,在外者皆金声。注:玉色,反其正性也。金声,其事杀。然后少师奏,登堂就席。吿,入也。注:少师,佐成大师之事者也。此言至乐相和,物动相生,同声相应之义也。

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天子有问,无以对,责之疑;可志而不志,责之丞;可正而不正,责之辅;可扬而不扬,责之弼。其爵视?,其禄视次国之君也。

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天子中立而听朝,则四圣维之。是以虑无失计,举无过事。故书曰:钦四邻。此之谓也。天子必有四邻,前仪后丞,左辅右弼,直立而敢断,广心而从欲,辅善而相承谓之辅,廉洁而切直谓之弼。

古者帝王升歌淸庙之乐。注:淸庙,乐章名。大琴练弦达越,大瑟朱弦达越,以韦为鼓,谓之搏拊。何以也?注:练弦、朱弦,互文也。越,下孔也。凡练弦达越、搏拊者,象其德宽和。君子有大人声,不以钟鼓竽瑟之声乱人声。淸庙升歌者,歌先人之功烈德泽也。注:烈,业也。故欲其淸也。其歌之呼也。注:呼,出声也。曰:於穆淸庙,肃雝显相。注:肃雝显相,四海敬和,明德来助祭。于者,叹之也。穆者,敬之也。淸者,欲其在位者徧闻之也。故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德泽,苟在庙中尝见文王者,愀然如复见文王。故书曰:搏拊琴瑟以咏,祖考来假。此之谓也。

拊革装之以穅

博拊鼓,振以秉琴瑟,练丝徽弦,鸣者,贵玉声也。

舜弹五弦之琴,歌南风之诗,而天下治。

舜之时,西王母来献白玉琯,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。元首,君也;股肱,臣也。夏传

禹贡:

夏成五服,外薄四海。注:言德广之所及。东海,鱼须、鱼目。注:所贡物。鱼须,今以为簪。又鱼目,今以杂珠。南海,鱼革、珠玑。大贝。注:鱼革,今以饰小车。?兵室之口。贝,古以为货。王莽时亦然。西海,鱼骨,鱼干、鱼胁。注:鱼干、鱼胁,未闻。北海,鱼劒、鱼石,出瑱击闾。注:鱼劒,鱼兵如劒也。鱼,石头中石也。出瑱,状如凝膏,在水上。击闾,状如鲐鱼,大五六尺,今海家谓之口口。河魭:注:魭当作鼋。鼋状如鼈而大。月令:季夏,命渔人伐鲛取鼍,登龟取鼋也。江鱓,大龟。注:鱓或作鼍。鼍,状如蜥蝪,长六七尺。鱓或为鳣,鳣鲤也。五湖?唐注:五湖,扬州浸也,今属吴,元唐未闻。巨野蔆注:巨野,大野也。鲁薮今属山阳。蔆芰。巨定蠃注:巨定,泽也,今属乐安,所有故县则属齐。蠃,蜗牛也。济中詹诸注:詹诸,鼃黾也。孟诸灵龟注:孟诸,宋薮也。龟俯者灵。周礼:天龟曰灵属。降谷?玉,注:降读如厖降之降,或作函谷,今河南谷城西关山也。大都?鱼鱼刀,注:大都,明都。?鱼,今江南以为鲍鱼。刀鱼,兵如刀者也。咸会于中国。注:言德能及之,异物来至也。

禹成五服,齿、革、羽毛,器僃,文皮千合,

白羽之矰,

高山大川,五岳四渎之属。五岳谓岱山、霍山、崋山、恒山、嵩山也。江河、淮、济为四渎。五岳皆触石而出云,扶寸而合,不崇朝而雨天下。注四指为扶,

大川相间,小川相属,东归于海。大水小水东流归海也。

百川趋于东海,

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,非水无以通远道任重也。

五岳视三公,四渎视诸侯,其余山川视伯,小者视子男。注:所视者,谓其牲币粢盛、笾豆爵献之数,非谓尊卑。

禹奠南方霍山,注谓:奠,祭也。

东原㡳平,大而高平者谓之大原,

下而平者谓之隰。隰之言湿也。夏传曰:下湿曰隰,

顺流而下曰沿。

圻者,天子之境也,诸侯曰境。天子游不出封圻,诸侯非朝聘不出境。

天子游不出封圻,不吿祖庙。注:周礼方千里曰王圻。诗曰:邦圻千里,惟民所止。

浏览 1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