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章算術卷九
共 4279字,需浏览 9分钟
·
2023-12-06 01:10
九章算術卷九
魏劉徽注
唐朝議大夫行太史令上輕車都尉臣李淳風等奉 勅注釋
句股。
今有句三尺,股四尺,問爲弦幾何?荅曰:五尺。
今有弦五尺,句三尺。問爲股幾何?荅曰:四尺。
今有股四尺,弦五尺。問爲句幾何?荅曰:三尺。
句股
術曰:句、股各自乘,并而開方除之,卽弦
又股自乘,以減弦自乘,其餘開方除之,卽句;又句自乘,以減弦自乘,其餘開方除之,卽股。
今有圓材徑二尺五寸,欲爲方版,令厚七寸。問廣幾何?
荅曰:二尺四寸五分。
術曰:令徑二尺五寸自乘,以七寸自乘,減之,其餘,開方除之,卽廣。
今有木長二丈,圍之三尺,葛生其下,?木七周,上與木齊。問葛長幾何?
荅曰:二丈九尺。
術曰:以七周乘三圍爲股,木長爲句,爲之求弦。弦者,葛之長。
今有池方一丈,葭生其中央,出水一尺。引葭赴岸,適與岸齊。問水深、葭長各幾何?
荅曰:
水深一丈二尺,
葭長一丈三尺。
術曰:半池方自乘,以出水一尺自乘減之,餘倍出水除之,卽得水深。加出水數,得葭長。
今有立木繫索其末,委地三尺,引索郤行,去本八尺而索盡。問索長幾何?
荅曰:一丈二尺二十一分尺之一。術曰:以去本自乘,令如委數而一,所得,加委地數而半之,卽索長。
今有垣高一丈,倚木於垣,高與垣齊,引木郤行一尺,其木至地。問木幾何?
荅曰:五丈五寸。
術曰:以垣高十尺自乘,如郤行尺數而一。所得以加郤行尺數而半之,卽木長數。
今有圓材埋在壁中,不知大小,以鐻鐻之,深一寸,鐻道長一尺。問徑幾何?
荅曰:材徑二尺六寸。
術曰:半鐻道自乘,如深寸而一,以深寸增之,卽材徑。
今有開門去閫一尺,不合二寸。問門廣幾何?荅曰:一丈一寸。
術曰:以去閫一尺自乘,所得以不合二寸半之而一,所得增不合之半,卽得門廣。
今有戸高多於廣六尺八寸,兩隅相去適一丈。問戸高、廣各幾何?荅曰:
廣二尺八寸,
高九尺六寸。
術曰:令一丈自乘爲實。半相多,令自乘,倍之,減實,半其餘,以開方除之,所得,減相多之半,卽戸廣;加相多之半,卽戸高。
今有戸不知高廣,竿不知長短,橫之不出四尺,從之不出二尺,邪之適出。問戸高、廣、袤各幾何?
荅曰:
廣六尺,
高八尺,衺一丈。
術曰:從、橫不出相乘,倍而開方除之,所得,加從不出卽戸廣,加橫不出卽戸高,兩不出加之,得戸袤。
今有竹高一丈,末折抵地,去本三尺。問折者高幾何?
荅曰:四尺二十分尺之十一。
術曰:以去本自乘,令如高而一,所得,以減竹高,而半其餘,卽折者之高也。
今有二人同所立,甲行率七,乙行率三。乙東行,甲南行十步,而邪東北與乙會。問甲、乙行各幾行?
荅曰:
乙東行十步半,
甲邪行十四步半,及之。
術曰:令七自乘,三亦自乘,并而半之,以爲甲邪行率。邪行率減於七自乘,餘爲南行率。以三乘七,爲乙東行率。置南行十步,以甲邪行率乘之;副置十步,以乙東行率乘之。各自爲實。實如南行率而一,各得行數。
今有句五步,股十二步。問句中容方幾何?
荅曰:方三步十七分步之九。術曰:并句、股爲法,句、股相乘爲實。實如法而一,得方一步。
今有句八步,股十五步。問句中容圓徑幾何?荅曰:六步。術曰:八步爲句,十五步爲股,爲之求弦。三位并之爲法,以句乘股,倍之爲實。實如法得徑一步。
今有邑方二百步,各中開門,出東門十五步有木。問出南門幾何步而見木?
荅曰:六百六十六步。太半步:
術曰:出東門步數爲法,半邑方自乘爲實,實如法得一步。今有邑,東西七里,南北九里,各中開門,出東門十五里有木。問出南門幾何步而見木?
荅曰:三百一十五步。
術曰:東門南至隅步數以乘南門東至隅步數爲實。以木去門步數爲法。實如法而一。
今有邑方,不知大小,各中開門,出北門三十步有木,出西門七百五十步見木。問邑方幾何?荅曰:一里。
術曰:令兩出門步數相乘,因而四之,爲實。開方除之,卽得邑方。
今有邑方不知大小,各中開門,出北門二十步有木。出南門十四步,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見木。問邑方幾何?
荅曰:二百五十步。術曰:以出北門步數乘西行步數,倍之,爲實。并出南門步數爲從法。開方除之,卽邑方。
今有邑方十里,各中開門。甲、乙俱從邑中央而出,乙東出,甲南出。出門不知步數,邪向東門,磨邑,適與乙會。率甲行五,乙行三。問甲、乙行各幾何?
荅曰:
甲出南門八百步,邪東北行四千八百八十七步半。及乙、
乙東行四千三百一十二步半。
術曰:令五自乘,三亦自乘,并而半之,爲邪行率。邪行率減於五自乘者,餘爲南行率。以三乘五,爲乙東行率。置邑方,半之,以南行率乘之,如東行率而一,卽得出南門步數。以增邑方,半卽南行。置南行步。求弦者以邪行率乘之,求東者以東行率乘之,各自爲實。實如南行率得一步。
有木去人不知遠近。立四表,相去各一丈,令左兩表與所望參相直,從後右表望之,入前右表三寸。問:木去人幾何?荅曰:三十三丈三尺三寸少半寸。
術曰:令一丈自乘爲實。以三寸爲法。實如法而一。
有山居木西,不知其高。山去木五十三里,木高九丈五尺。人立木東三里,望木末,適與山峯斜平,人目高七尺。問山高幾何?
荅曰:一百六十四丈九尺六寸太半寸。
術曰:置木高,減人目高七尺,餘以乘五十三里爲實。以人去木三里爲法。實如法而一,所得加木高卽山高。
今有井徑五尺,不知其深,立五尺木於井上,從木末望水岸,入徑四寸。問井深幾何?
荅曰:五丈七尺五寸。術曰:置井徑五尺,以入徑四寸減之,餘以乘立木五尺爲實,以入徑四寸爲法。實如法得一寸。九章算術卷之九終。錢唐莫濰校,字大淸,乾隆三十八年癸巳秋。闕里孔氏依汲古閣影宋刻本重雕。秘書省
九章算術一部,共九冊。
元豐七年九月日校定。降授宣德郎秘書省校書郞葉祖洽上進。校定,承議郎行秘書省校書郎王仲脩校定,朝奉郎行秘書省校書郎錢長?、奉議郎守秘書郞丞韓宗古、
朝請郎試秘書少監趙彦若,
元豐七年九月二十八日
進呈,奉
御寶批:宐依已校定鏤板。
朝奉郎、祕書丞、上騎都尉、賜緋魚袋韓 治,朝散郎、試祕書少監、上騎都尉、賜緋魚袋顧 臨,朝議大夫、守祕書少監、上䕶軍、賜紫金魚袋劉 攽,中大夫、守尙書右丞、䕶軍、東平郡開國侯、食邑貳千叁百戸、賜紫金魚袋呂大防、通議大夫、守尙書左丞、上柱國、平原郡開國公、食邑貳千捌百戸、食實封伍伯戸李清臣、正議大夫、守中書侍郞、上柱國、馮翊郡開國公、食邑貳千叁百戸、食實封伍伯戸張 璪,正議大夫、守門下侍郎、上柱國、南陽郡開國公、食邑貳千壹百戸、食實封壹阡戸韓 維,金紫光祿大夫、守尙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、上柱國、東平郡開國公,食邑六千二百戸、食實封壹阡玖伯戸。呂公著,正議大夫、守尙書左僕射、兼門下侍郎、上柱國、河内郡開國公、食邑四千一百戸、食實封壹阡伍伯戸。司馬光
九章算術卷九訂訛補圖
休寧 戴 震 東原
句股弦互求圖,
據圍廣木長,求葛之長,其形葛卷裏袤以筆管靑線宛轉,有似葛之?木。解而觀之,則每周之閒自有相閒成句股弦,則其閒木長爲股,圍之爲句,葛長爲弦,弦七周乘三圍,是并合衆句以爲一句,則句長而股短,故術以木長謂之句,圍之謂之股,言之倒互句與股。求弦,亦如前圖。句三自乘爲朱幂,股四自乘爲靑幂,合朱靑二十五爲弦,五自乘幂出上第一圖,句、股幂合爲弦幂明矣。然二幂之數,謂倒在於弦幂之中,而已可更相裏者,則成方幂,其居表者,則成矩幂,二表裏形訛而數均。又按:此圖句幂之矩靑卷白表,是其幂以句股弦差爲廣,股弦并爲袤,而股幂方其裏。股幂之矩靑卷白表是其幂以句弦差爲廣,句弦并爲袤,而句幂方其裏。是故差之與并用,除之短長互相乘也。句股差句股并與弦互求之圖
股實之矩圖
句實之矩圖
臣淳風等謹按:下鐻深得一寸爲半股弦差。注云:爲股弦差者,鐻道也。股弦卽高廣袤,其出此圖也。其倍弦爲廣袤,合矩句卽爲幂,得廣卽句股差。其矩句之幂,倍爲從法開之,亦句股差。其餘以句股幂減半,其餘差爲從法,開方除之,卽句也。句實廣袤合圖、
股實廣袤合圖。
句弦差、股弦差。求句股弦之圖
術曰:令七自乘,三亦自乘,并而半之,以爲甲邪行率。邪行率減於七自乘,餘爲南行率。以三乘七,爲乙東行率。股與句弦并,求句弦之圖,
句、股相乘爲朱靑、黃幂各二,令黃幂連於下隅,朱靑各以類合,共成修幂。中方黃爲廣,并句股爲袤,故并句股爲法。幂圖方在句中,則方之兩亷各自成小句股,而其相與之勢不失本率也。句面之小股,股面之小句,從橫相連,合而成中方。令股爲中方率,并句、股爲廣率,據見句五步而今有之,得中方也。復令句爲中方率,以并句、股爲袤率,據股一十二步而今有之,則中方又可知。此則雖不效而法實有,法由生矣。句股容方圖,
句、股相乘,爲圖之本體。朱靑黄幂各二,則倍之爲各四,可用畫於小?,分裁邪正之會,令顛倒相補,各以類合成修幂。圓徑爲廣,並句、股、弦爲袤,故并句、股、弦以爲法。又以圖之大體言之,股中靑必令立規於橫廣,句、股又邪三徑均,而復連規從橫量度,句、股必合而成小方矣。又畫中弦以觀其會,則句、股之中成小句、股、弦四者,句面之小股,股面之小句,皆小方之面,皆圓徑之半其數,故可衰。以句、股、弦爲列衰,副并爲法,以小句乘未并者,各自爲實。實如法而一,得句面之小股可知也。以股乘列衰爲實,則得股面之小句可知。言雖異矣,及其所以成法之實,則同歸矣。則圓徑又可以句乘之差并句弦差減股爲圓徑。
九章之術,乃算術之鼻祖,囊括後賢,胥不能度越範圍焉,猶六經之臨百氏也。周官保氏九數,鄭君以九章之方田粟米,衰分少廣,商功均輸、方程嬴不足。旁要釋之,綴曰:今有重差、夕桀、句股也。錢曉徵學士以爲夕桀乃互椉之脫誤,良然。蓋九章句股篇末有望遠、度高、測深七術,或析之名曰九章重差、互椉卽方程術所謂維椉是也。句股卽旁要疏所云:今九章以句股替旁要。旁要云者,不必實有是形,可自旁假設,以要取之。祖冲之謂之綴術疏。又引馬氏融注,今有重差夕桀,馬氏不連及句股者,以句股替旁要,故不重舉。劉徽序云:漢張蒼、耿壽昌因舊文遺殘,各稱刪補,故校其目,與古或異,而所論多近語。所謂目與古異者,則句股替旁要是也。至唐王孝通云:校其條目,頗與古術不合,則妄而敢矣。夫古今豈有異術哉!劉徽因其有望遠諸術,遂造重差,綴於句股之下。卽今海島算,引而申之,觸類而長之,事之宜也。舊有圖,今缺,余友休寧東原戴先生補之,今分附諸篇之末,亦猶劉徽之綴重差於句股焉。乾隆癸巳,闕里孔繼涵識於京師壽雲簃之敏事齋九章算術卷九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