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知勝相品第二之一

轻识古籍-繁体

共 2062字,需浏览 5分钟

 ·

2023-12-06 02:26

應知勝相品第二之一

如此巳說應知依止。勝相云何應知?勝相。此應知相略說有三種:一依他性相、二分别性相、三眞實性相。

依他性相者,夲識爲種子,虚?分别所攝諸識差别。何者爲差别,爲身識、身者識、受者識、應受識、正受識、世識、?識、處識、言說識、自他差别識、善惡兩道生死識。身識、身者識、受者識、應受識、正受識、世識、?識、處識、言說識,如此等識因言說??種子生。自他差别識,因我見??種子生。善惡兩道生死識,因有分??種子生。由如此等識,一切界道煩惱所攝依他性爲相虚?分别?得顯現。如此等識,虚?分别所攝,唯識爲體,非有虚?塵顯現依止,是名依他性相。

分别性相者,實無有塵,唯有識體顯現爲塵,是名分别性相。

眞實性相者,是依他性由此塵相?無所有,此實不無,是名眞實性相。

由身識、身者識、受者識,應知攝?等六內界。以應受識,應知攝色等六外界。以正受識,應知攝?等六識界。由如此等識爲本,其餘諸識是此識差别。

如此衆識唯識,以無塵等故。譬如夢等,於夢中離諸外塵一向唯識,種種色?香味觸、舍林地山等諸塵如實顯現,此中無一塵是實有。由如此譬,一切處應知唯有識。由此等言,應知幻事、鹿渴、翳闇等譬。

若覺人所見塵,一切處唯有識,譬如夢塵。如人夢覺,了别夢塵但唯有識,於覺時何故不爾?不無此義。若人巳得眞如智覺,不無此覺。譬如人正在夢中未覺,此覺不生;若人巳覺,方有此覺。如此若人未得眞如智覺,亦無此覺;若巳得眞如智覺,必有此覺。

若人未得眞如智覺,於唯識中云何得起此智?由聖敎及眞理可得比度。聖教者,如十地經中佛世尊言:佛子!三界者唯有識。又如解節經中說,是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問佛世尊:世尊!此色相是定心所緣境,爲與心?、與心不??佛世尊言:彌勒!與心不異。何以故?我說唯有識,此色相境界識所顯現。彌勒菩薩言:世尊!若定境界,色相與定心不異。云何此識取此識爲境?佛世尊言:彌勒!無有法能取餘法。雖不能取,此識如此?生顯現如塵。譬如依面見面,謂我見,影顯現相似異面。定心亦爾,顯現似塵,謂?定心。由此阿含及所成道理,唯識義顯現。云何如此?是時觀行人心正在觀中,若見靑黃等遍入色相,?見自心不見餘境靑黄等色。由此道理一切識中,菩薩於唯識應作如此比知。於靑黃等識,非憶持識,以見境在現前故。於聞思兩位憶持意識,此識緣過去境,似過去境起。是故得?唯識義。由此比知,菩薩若未得眞如智覺,於唯識義得生比知。

是種種識前巳說,譬如幻事夢等,於中?識等識唯識義可?。?色等識有色,唯識義云何可見?此等識由阿含及道理,如前應知。

若色是識,云何顯現似色?云何相續堅住前後相似?由顚倒等煩惱依止故。若不爾,於非義義顚倒不得?。若無義顚倒,惑障及智障二種煩惱則不得成。若無二障,淸淨品亦不得成。是故諸識如此生起,可信是實。此中說偈:

亂因及亂體,色識無色識,

若前識不有,後識不得生。

云何身識、身者識、受者識、應受識、正受識於一切生處更互宻合生?具足受生所顯故。

云何世識等,如前說有種種差别生?無始生死相續不斷故、無量衆生界所攝故、無量?世界所攝故、無量作事更互顯示所攝故、無量攝及受用差别所攝故、無量受用愛憎業果?所攝故、無量生及死證得差别所攝故。

云何正辯如此等識令成唯識義?若略說,有三相,諸識則成唯識。唯有識量,外塵無所有故;唯有二,謂相及見,識所攝故;由種種,生相所攝故。此義云何?此一切識無塵,故成唯識。有相有見,?等諸識以色等爲相故,?等諸識以諸識爲見故;意識以一切?識乃至法識爲相故,意識以意識爲見故。云何如此?意識能分别故,似一切識塵分生故。此中說偈:

入唯量唯二,種種觀人說,

通逹唯識時,及伏離識位。

諸師說此意識,隨種種依止生起得種種名,譬如作意業,得身口等業名。此識於一切依止生種種相貌,似二種法顯現:一似塵顯現、二似分别顯現。一切處似觸顯現,若在有色界,意識依身故生,譬如有色諸根依止身生。此中說偈:

逺行及獨行,無身住空窟,

調伏難調伏,則解脫魔縛。

如經言:此?等五根所緣境界,一一境界意識能取,分别意識爲彼生因。復有别說,分别說十二入中是六識聚,說名意入。

是處安立本識爲義說,此中一切識說名相識。意及依止識,應知名見識。何以故?此相識由是見生因,顯現似塵故,作見生依止事。如此諸識成立唯識。

云何諸塵現前顯現,知其非有?如佛世尊說:若菩薩與四法相應,能?能入一切識無塵。何者爲四?一知相違識相,譬如餓鬼、畜生、人、天於同境界,由見識有?。二由見無境界識,譬如於過去未來夢影塵中。三由知離功用,無顚倒應成,譬如實有塵中緣塵起識,不成顚倒、不由功用,如實知故。四由知義隨順三慧。云何如此?一切聖人入觀得心自在,由願樂自在故,如願樂塵種種顯現故。若觀行人巳得奢摩他循法觀加行,隨順思惟義顯現故。若人得無分别智,未出無分别觀,一切塵不顯現故。由境界等義隨順三慧,由前引證成就唯識義,故知唯識無塵。此中有六偈重顯前義。此偈後依智覺中當廣分别說,謂餓鬼、畜生、人如是等。

攝大乘論卷上

浏览 1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