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代因革论八

共 614字,需浏览 2分钟

 ·

2024-02-07 14:37

三代因革论八

由是观之,圣人所以治天下之道,盖可知矣。利不十,不变法;功不十,不易器。此经常之说也。三代不同礼而王,五伯不同法而霸,此便私挟妄之说也。虽然,有中道焉。先王之道,因时适变,为法不同,而考之无疵,用之无弊,此权衡乎前二说,而知其重轻俯仰者也。夫莫大于封域之制,莫要于人民之业,莫急于军国之务,而圣人一以寛大行之,况乎节目之细,寻常之用哉。夫人之养生也,日取其丰,人之趋事也,日得其巧,圣人节其过甚而已。如宫室之度,求其辨上下可也。夏之世室,殷之重屋,周之明堂,其不同者也,而民之荫室何必同。如冠服之度,求其行礼乐可也。夏之毋追,殷之章甫,周之委貌,其不同者也,而民之裋褐何必同?俎豆之华疏,不同于庙;干戈之雕涂,不同于师;车旗之完敝,不同于朝;粟帛之纯量,不同于市。是故圣人之治天下有二:伦物之纪,名实之效,等威之辨,授之以一成之式,齐之以一定之法。天子亲率诸侯大夫士以放之于民者,必使如丝之在缫,陶之在甄,无毫黍之溢减,而天下之心定焉。若其质文之尚,奢约之数,或以时变,或以地更,故养生不至于拂戾,趋事不至于迂囘,于是首岀而天下归之,三代圣人。盖未之能易也。彼诸儒博士者,过于尊圣贤而疎于察凡庶,敢于从古昔而怯于赴时势,笃于信专门而薄于考通方,岂足以知圣人哉。是故其为说也,推之一家而通,推之众家而不必通,推之一经而通,推之众经而不必通。且以一家一经亦有不必通者,至不必通,而附会穿凿以求其通,则天下之乱言也已。

浏览 2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
评论
图片
表情
推荐
点赞
评论
收藏
分享

手机扫一扫分享

分享
举报